学院新闻

王戍堂教授做客我校“导师讲坛”第一百零八讲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8日 00:00     作者:

10月14日下午,由我校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和数学学院共同举办的“导师讲坛”第一百零八讲在长安校区举行。我校退休教授“王氏定理”的创立者王戍堂为师生作了题为“数学的发展·我的数学之路”的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赖绍聪、研究生院负责人、数学学院党政班子以及400余位师生听取了报告。报告由数学学院负责人主持。

赖绍聪副校长在致辞中引述马克思说科学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强调学术交流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西北大学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以及作为学术月活动的延展--“导师讲坛”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之一,对于启迪研究生思维、引导研究生吸收成功者经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赖绍聪副校长对王戍堂先生以85岁高龄仍然坚持数学物理的科学研究工作,坚持亲自为数学讨论班的同学授课辅导表示敬意和感谢。

报告共分两个部分,“我的数学之路”和“数学的发展”。在“我的数学之路”中,王戍堂讲到自己少年时受《科学家奋斗史话》一书的影响,以牛顿、伽利略、开普勒为榜样,自学数学。进入西北大学后,得到数学家杨永芳教授的指导。杨永芳“做人要透明,做学问要透明”的坚持对他影响至今。在“数学的发展”中,王戍堂通过无理数的发现、微积分的发展、罗素悖论等有趣的数学故事,告诉在场师生数学是生动的,数学是优美的,数学发展的动力源于人们认识客观物质世界运动的需要。他讲到,现代物理已呈多层次发展,但数学还限于单层次,因此产生了一些不能解释的矛盾,数学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向多层次发展。其本人提出的广义数,正是这方面的一个探索和尝试。

王戍堂向在场师生强调:数学在于思维,思想,创造;科学研究一定要喜爱,只有喜爱,才会用各种方法挖掘自己全身的潜力;对待事业,不仅要忠心,还要有爱心;在治学上,不仅要关注现在,还要关注未来;要有奉献精神,不要指望利益;数学研究者不是做题的机器,要学会独立思考;要不断思考,交流,反复的摸索,才会有所收获。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积极提问,交流氛围热烈。报告会现场,六名曾经参加王戍堂“公益讨论班”的学生通过视频对他表达了敬意。

微信图片_20181108155533.jpg

会场

微信图片_20181108155539.jpg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赖绍聪致辞

微信图片_20181108155555.jpg

数学学院郭真华主持论坛

undefined

学生向王先生赠送“导师讲坛”纪念章

undefined

讲座现场

undefined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