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先辈科学精神、启迪数学学科创新发展,2025 年 10 月 12 日,西北大学 “杨钟健学术讲座” 第 275 讲在校园内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平研究员受邀莅临我校,以《漫谈傅里叶分析与偏微分方程》为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跨越两百年的数学思想盛宴。学校党委书记蒋林、数学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师生代表共计六百余人齐聚现场,共赴这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学术之约。

讲座开场前,数学学院党委书记曹振纲向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 “杨钟健学术讲座” 的渊源与使命。该讲座以解放前夕西北大学最后一任校长、我国近代自然科学界的 “著述大家” 杨钟健先生命名,自创办以来始终以 “传承科学薪火、传播前沿学术思想、启迪学科发展方向、把握领域创新趋势” 为核心,现已成为西北大学理工学科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科交叉融合与师生学术视野拓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蒋林书记致辞:回溯办学初心,寄语学科发展
致辞环节,西北大学党委书记蒋林代表学校对张平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由衷感谢他长期以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学校的关心与指导。他深情回顾了西北大学 123 载风雨兼程的办学历史,着重阐释了学校 “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 的办学理念,同时梳理了数学学科在熊庆来等先辈的奠基下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蒋林书记强调,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校数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启发,他期许张平院士能继续关注并支持学院发展,助力学科迈向更高水平。
随后,蒋林书记向张平院士郑重授予 “杨钟健学术讲座” 纪念牌,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合影留念,定格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



数学学院院长张瑞教授主持了讲座环节,他系统地介绍了张平院士在数学领域的杰出学术成就,详细阐述了其重要研究成果和创新贡献,并勉励在场的师生们潜心聆听、汲取智慧,以促进学术成长和知识积累。

张平院士主讲:漫谈数学经典,纵论前沿突破
张平院士以《漫谈傅里叶分析与偏微分方程》为题,为师生们展开了一幅跨越两百年的数学发展画卷。他从傅里叶分析的历史起源娓娓道来,清晰阐释了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的定义与核心性质,还特别回顾了傅里叶方法在热传导方程求解中的开创性突破 —— 这一突破不仅奠定了傅里叶分析的学科地位,更开启了偏微分方程求解的新路径。
在此基础上,张平院士进一步深入,讲解了广义函数论如何拓展傅里叶分析的应用边界,以及拟微分算子理论在变系数偏微分方程研究中的关键作用;在非线性领域,他聚焦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等前沿问题,既分享了领域内已有的经典研究成果,也坦诚剖析了尚未解决的公开难题,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傅里叶分析在非线性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讲座尾声,张平院士还为师生推荐了多部领域内的经典著作,并着重强调数学学习需遵循 “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归应用” 的核心方法论。他鼓励师生们既要沉下心研读经典、夯实基础,也要敢于探索前沿、突破边界,在傅里叶分析与偏微分方程的交叉领域中挖掘创新增长点,更以“珍惜学术时光、刻苦钻研不辍”的寄语,为年轻一代数学研究者注入前行力量。


互动交流:答疑传“核心手艺”,深耕促知行合一
提问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在场师生踊跃提问 —— 既有对理论细节的深度追问,也有结合生活实际的应用思考(如傅里叶分析在信号处理、图像识别中的具体应用等)。张平院士对每一个问题都耐心细致地解答,并多次强调:傅里叶分析是解决偏微分方程的 “核心手艺”,唯有通过反复研读经典、结合实际问题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他的解答既兼具学术的严谨深度,又饱含实践的指导温度,让在场师生深受启发、满载而归。


本场 “杨钟健学术讲座”,不仅为西北大学师生完整呈现了傅里叶分析与偏微分方程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动态,更以张平院士的亲身分享为载体,传递了 “严谨治学、勇于探索” 的科研精神。从历史渊源到前沿突破,从理论阐释到实践指引,这场讲座既是一次学术知识的 “充电”,更是一次科研初心的 “洗礼”。
未来,西北大学将继续以 “杨钟健学术讲座” 为重要桥梁,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 既要汇聚国内外学界智慧,为学科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能;数学学院也将立足 “数学 +” 的交叉视野,培养既懂理论又善应用的创新型人才。这场跨越两百年的数学对话,不仅点亮了师生的学术探索之路,更将成为学校助力国家基础学科研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起点,让数学学科在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发展的征程中绽放更大光彩。